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军魂,最后的救赎> 第一百四十六章 拒不认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六章 拒不认输(1 / 2)

侵入一个国家很容易,但是想要撤离这个国家却很困难。

——马汉

1944年12月20日南坎日军指挥部

郊外已经可以听到和中国军队先头部队交火的零星枪声,但是这里却气氛严肃,阴沉,站满了各级军官和士兵们。所有人都低着头,绷着脸。一场盛大的“慰灵会”正在这里召开——纪念在八莫被中国军队击毙的日军官兵,以此振奋士气。

缅北的日军最高指挥官,33军军长本多政材中将亲临现场主持。不仅如此,他还专门从49师团调来最后一个炮兵中队,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充当面门以示底气。

只可惜这些被中国军队一路打回来的日军早已经领教过中国军队那恐怖的炮火和强大的作战能力,深知一只炮兵中队仅有的6门70MM步兵炮的补充只是聊胜于无而已,更别说现在的弹药补充也是个问题。所有人都低着头,脸上充满了沮丧和绝望的气息。

在一通“皇军必胜”,“为天皇陛下效忠”的有气无力的口号中,这场折磨人的仪式终于结束了。来自几十个番号的日军官兵一个个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的返回了自己的阵地——所有人都清醒的认识到这场仗他们赢不了。而这场“招魂”很有可能也是为他们自己提前举行的。

“放弃缅北!”

本多政材在之后的军事会议上直接公布了南方军大本营的最终决定——这一次,就连一向最为疯狂的辻政信也没有表示什么异议,毕竟现在缅北33军已经没有一只编制完整的联队级部队了,连大队级都没剩下几只完整的,剩下的,都是多次被打残的编制。

“但是,根据南方军大本营的命令,我们现在必须死守南坎和畹町。”

本多政材却又给出了一个完全相反的命令,让日军指挥官们都吃惊不小。

原来,日军为了准备缅北地区的防务,在腊戌和畹町地区储备了大量物资,可以让33军在缅北地区坚持作战2-3年左右。谁知道才1年不到,33军就被中国军队彻底打成了残废。剩下的物资都囤积在畹町一带,没有消耗完。

随着英军的反击,日军南方军的物资也是捉襟见肘,因此南方军大本营特地命令本多政材一定要把33军在缅北的所有剩余物资运回去。为了给这些物资充足的运输时间,33军所有的据点都必须死守。

从数字上看,此刻日军在缅北的总兵力尚有近万人,光在畹町一带就有7000人左右。但是这些部队大多是辎重和后勤兵。而且番号来自6个师团,20几个联队,彼此之间的配合情况很糟,而且不少还是当地缅伪军部队。

面对势如破竹的中国军队,剩下的日军这些残兵败将如何支撑?为了收缩兵力,本多政材下令将全部兵力集中在南坎和畹町两处,以节约有限的兵力。尽快将物资输送到南方地区,企图支撑过最后一仗。

与此同时缅北芒市远征军Y部队前敌司令部

远征军Y部队总司令卫立煌也在一脸为难的考虑接下来的战事。

现在谁都知道,缅北大局已定,但是远征军Y部队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无论是松山,腾冲还是龙陵,都极大的消耗了远征军的军力——哪怕在有炮火优势和美国空军的全面援助下,自从度过怒江以来,远征军死伤也已经超过6万,虽然也临时补充了大量壮丁,但是这些壮丁的战斗力比较低下,对于整个远征军来说远远不能恢复之前的战斗力。整个远征军Y部队,实际也算是被打得丧失了战斗力了。其中,血战松山的第八军连同荣一师因损失过大,已经整个退出作战序列,返回后方修整,另有54军198师,71军28师,第六军39师等几支部队也因为损失过大返回后方修整。

现在,驻印军已经开始向南坎进攻,中印公路的合拢已经走到了最后一步。就连当初各种推脱不愿意出兵的蒋介石也下定决心一定要打通这条交通线,以获得更多的美援物资。于是不顾一切的命令卫立煌立即出兵,尽快和驻印军完成会师。

卫立煌没有办法,于是将手上所有能够使用的部队全部集中起来,任命第十一集团军司令黄杰为前线指挥官,将20集团军53军划归十一集团军指挥,于12月28日发动了对畹町的最后进攻。

这是一场最后的攻势,在强大的火力掩护下,中国军队迅速按照原计划突破了日军的外围阵地。

然而,不甘心失败的日军立即发动了反击,双方在畹町外围很快就进入了焦灼状态。

由于各部队补充的壮丁较多,训练也只是草草了事,导致中国军队在随后几天的进攻中十分狼狈——不少请求空中支援的部队由于缺乏空地协同能力,导致美军飞机的炸弹频频落在中国军队自己头上,反倒是让日军占了便宜。

时间就这样到了1945年1月

这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一年,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一年。在这一年初的时候,放眼全球,形势一片大好。

在欧洲战场上,德军最后一次垂死挣扎的阿登反击战终于以彻底失败告终,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并且再也没有发动大规模反击的能力了,而美英军队虽然损失比德军要大一些,但是迅速补充了军力,并且继续开始向荷兰比利时等地进军。与此同时爆发在苏德前线的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中,苏联红军深入波兰境内,一举收复华沙,并且在整个波兰境内开始扫荡德军的残余力量。

远东的太平洋战场,随着莱特湾大海战的结束,日本联合舰队已经损失殆尽,彻底失去了制海权,美军已经在菲律宾吕宋岛登陆,开始收复菲律宾的行动。

而在中国战场上,日军的豫湘桂作战也宣告结束,虽然这场战役日军获得了奇迹般的胜利,中国军队损失兵力50万,和40个师的各种装备,失地20万平方公里和上百座城市。但是对于人力资源枯竭的日军来说,再也无法继续推进了。甚至很多已经占领的区域由于没有部队把守,被迫在烧杀抢掠后放弃,让国军不少部队能够“收复失地”。不仅如此,由于豫湘桂作战抽调兵力过多,敌后战场完全变成了八路军和新四军主场,除了大城市外,乡县已经完全变成八路军的海洋。在1944年,仅八路军晋冀鲁豫边区就歼灭日伪军76000余人,收复县城十余座,国土6万平方公里。华北日军只能依靠铁路线确保铁路沿线的区域,其他地方实际上也只能听之任之。不少地区日军被围困在炮楼和县城内,连撤都撤不出去,只要出门就是共产党的天下。

形势一片大好,东南亚战场也不例外,随着龙陵,八莫等地的相继攻占,日军在缅北已经无险可守,无兵可用,只能眼巴巴的看着驻印军和远征军两只部队像钳子的钳口一样慢慢闭合。

畹町和南坎就是架在这个即将闭合的钳口上的最后一段空间。

1945年1月5日南坎

驻印军在西堡的侧翼稳定后,新六军50师除了留下一个团驻守西堡,剩下的部队迅速向南坎进攻而来,归并新一军孙立人统一指挥。

在完成了八莫作战后,新38师也加入到进攻南坎的战斗序列中,这让对南坎作战的兵力增加到近3个师的力量,还有美军的空中打击和坦克部队支援。

南坎作为辻政信的指挥部此刻只剩下3000多名从八莫惨败下来的残兵败将,而且弹药补给都几乎耗尽,根本没有任何可以抵挡的本钱。

不过,考虑到南坎一旦失手,北边畹町的就会腹背受敌,往后运输的公路也会被切断,因此,尽管坚守无望,日军还是顽强抵抗,争取为物资撤离赢得一些时间。

1945年1月10日畹町外远征军前敌司令部

“一群废物!”

远征军总司令卫立煌亲自来到前线,冲着参战部队的指挥官就是一阵痛骂。

“鬼子还剩下多少人?你们这么多部队围着竟然打了半个月还没拿下,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

下面的军官们一个个的低着头,不敢回嘴。

实际上,现在这只远征军进攻部队情况也不乐观,由于之前龙陵的战斗打得实在是太惨了,各部队经过短暂修整后补充了大量壮丁,但是都没有能够恢复之前的战斗力。不仅如此,由于官兵从上到下都知道畹町会是最后一仗,之后他们就没有作战任务了。因此没有人希望在这时候牺牲,作战也就打得有些畏手畏脚的。不过他们也并非没有进展,对面的日军也死伤惨重,畹町外围阵地已经全部拿下,现在各部队正在向城内围攻。

“现在,驻印军已经包围了南坎地区,要将那里的鬼子一网打尽,我们的目标就剩下一个,畹町,但是TMD连这个破地方你们都拿不下来,咱们远征军的脸都被你们丢光了。”

卫立煌气冲冲的骂道,然后,给了他们一个期限:

“5天,5天之内,拿下畹町,不然,你们也不用回来了,我直接把你们当成牺牲的抗日烈士发表在报上!都给我自觉点,听明白了吗?”

“是!长官!”

将领们一脸尴尬的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