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军魂,最后的救赎> 第六十章 绵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章 绵羊(1 / 4)

这7000多名中国士兵举着捆在木棍上的白布,浩浩荡荡的过来投降。想一想他们被俘的情形,既可笑又可悲。这些人相当于两个联队的兵力,却居然不作任何抵抗,就作了俘虏。单这些士兵,也必定要是有相当数量的军官,但这些军官逃得一个也不剩了,只剩下一个大尉(上尉)军医,真让人感慨。我们虽有两个中队,但这7000人若想决一死战的话,也能把我们这两个中队的兵力消灭干净。

——《东史郎日记》1937年12月,南京

1942年6月8日野人山中国军队驻地

暴雨依然在整个缅北地区肆虐,乌云遮蔽了天空,让人分不清白天还是黑夜,噼里啪啦的雨声让人感觉到一丝凉意。只有在中国军队的帐篷里,还有跳动的火苗,改这片漆黑的暴雨中带来一丝温暖的颜色。

士兵们用空投的燃料在帐篷里做出了火堆,围在那里烘烤着自己潮湿的身体,对抗着外面潮湿的空气。不少士兵们将那些美国罐头里的肉用刺刀挖出来放在火上烤,吃着热气腾腾的食物。

几天前绝望的阴霾已经快要散去,士兵们经过休息,养精蓄锐,现在恢复了不少。再加上这里有吃有喝,而且竟然还能吃饱喝足,虽说那些美国罐头吃多了不是很合口味,但是光是能吃饱这一条就不能和国内同日而语。因此官兵们的心情稍稍放松了一些,士气也提升了不少。

整个营地此刻总共有300多人,除了医疗队,伤病员外,还有一些因为身体没有恢复,刚出发就掉队了的士兵,想方设法返回了这里——起码这里还有吃有喝。更有一些经过的96师的伤病员,因为行动不便,也留在了这里等待一起撤退。

营地的负责人理论上是少校林雪风,她也是军衔最高的人。但是身为医生,她必须全力照顾病患,所以实际指挥官是萧天河。萧天河病倒后,这个指挥官就成了副连长杨成峰。

作为军校毕业的杨成峰安排的倒是也有条有理,除了内部的秩序管理外,也延续了萧天河的外围警戒部署,安排岗哨也是按照明哨加暗哨的配置的。

不过随着站岗的哨兵连续几个因为淋雨患上了感冒,哨兵们自己也开始偷懒起来——反正这么大的雨日军也好,当地人也好,都不太可能出来活动。

于是,杨成峰按时巡视的时候,他们还能假装严阵以待,但是杨成峰一走,就开始各种放松和偷懒。作为军校毕业生的杨成峰还没有能够和这些老兵油子们玩捉迷藏的能力,也就自以为营地的防御体系依然牢不可破了。

只是哨兵们的偷懒,正好被远藤少尉的侦查小队抓住了空子。

远藤的侦查小队不过30多人,只是来这一带勘测地形和侦查中国军队动向的。一般来说由于大部队不可能赶来增援,其他小部队也不可能快速机动过来,应该避免和中国军队交战,记录和上报其位置就好了。

不过当那个被抓获的哨兵交代了整个营地大多是伤病员,而且有着美军空投的充足物资,甚至其中还有女人后,远藤少尉就有点经不起诱惑了。

自从出发起,远藤的小队就不断在泥泞中挣扎,每天淋着雨,吃着那些发霉的饭团,喝着雨水,晚上运气好才能躲在树洞或者山洞里过夜,不然,只有用雨衣做成简单的帐篷在林中露天宿营。

再看看人家中国军人的日子——躲在营寨内宽敞防水的美国帐篷内,躺在行军床上,有毯子盖,还有火烤。吃着美国罐头,美国饼干,三餐不愁。还有充足的药品,干净的饮用水,这TMD是打仗来的还是野营来的?

“那些可恶,弱小的支那人!”

远藤骂了一句,然后一刀结果了那个俘虏的哨兵——他可没有足够的人手来看着这个哨兵。

18师团是制造南京大屠杀的凶手之一,远藤就曾经在南京参与俘虏并且杀害过大量的中国战俘,对于这些轻易放弃抵抗的军队十分蔑视。更何况从缴获的武器来看,中国军队的大部分武器都因为长期受潮或者磨损严重已经不能使用了。

他一面向上级报告了自己的发现,一面命令部下准备作战,夺取中国军队的营寨,夺取他们的物资。

当然,对于他这道命令,那些日军士兵也没有任何异议——他们大多数都参加过南京的战役,对中国军队充满了蔑视,不认为那些连武器都没有多少的伤员怎么敢于反抗他们?

在综合了俘虏的口供和侦查情报后,远藤少尉立即制定出了攻击计划……

20分钟后,中国军队营寨门口

这座土著修建的营寨原先十分简陋,第五军控制后进行了简单的改建,等到了主力部队撤走,为了便于有限的兵力集中防御,萧天河下令封堵了其他出入口,只留下一个可以进入的入口——也同时给敌人造成只能从这里攻击的假象,实际上必要时可以炸开其他出口出去。

在这里的寨门顶端,有一个观测用的平台,上面安排了哨兵值守。

只是在这片大雨中,哨兵的视线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他只看见远处丛林中,似乎有人在向这里移动。

“到了警卫换班的时候了吗?”

哨兵有些疑惑,不过,日军没有给他多思考的时间。

一发掷弹筒发射的榴弹穿破雨雾,准确的击中了平台,爆炸声和雷声交织在一起,将哨兵直接炸了下去。接着,几个日军迅速冲上来,用炸药炸开了营寨的大门,身后的士兵一拥而上,冲入了营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