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军魂,最后的救赎> 第四十一章 绝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一章 绝路(1 / 2)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孙子兵法.九变》

1942年5月13日英多以南9连阵地

萧天河将一封亲笔信交给了一名年轻的战士,嘱咐道:

“一定要找到新38师的连长冯大勇,把信交给他,告诉他,我们这里守得住,英多就安然无恙。如果我们这里失守了,那么以英多正面的防御宽度来说他是绝对守不住的,守住我们的阵地就是保住英多。上次通讯,我知道他有了增援,但是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他能够给我两个排,我就能确保我们的防线,最起码,也要给我一个排的增援。如果实在要不来增援,就给我个电台,保持联系,或者是他们了解到的我军主力目前的情况也行。”

“是!连长放心,我一定送到!”

这个年轻的士兵急忙点了点头(战区禁止敬礼),眼神中依然有些迷糊。

萧天河知道这位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士兵很难把他的意思完全转达,10分钟不用就能忘得七七八八。所以又着重拍了拍他那个装着信的上衣口袋。

“把信亲手交给冯大勇连长,让他一定看完,然后回来汇报,不管有没有增援,明白吗?”

“是!”

“去吧!路上小心点。”

士兵背起一只李恩菲尔德步枪,迅速跑出据点,向英多方向跑去。萧天河有些不安的看着他的背影,直到消失在蜿蜒的道路尽头,才惴惴不安的回头继续部署。

“周排长那里呢?要不要找人去联络一下?他们那里的电台应该还能用,只要他回来,我们就能和英多联系上了。”

杨成峰急忙提醒。

“老周是个明白人,跟了我这么多年,通讯中断的话,他会自己回来看看的。而且说不定他已经直接和英多方面联系了……不过安全起见,你找个身手利索点的去找找,这一路翻山越岭的,很危险,要他千万小心点!”

萧天河看了看在一旁维护的几挺维克斯重机枪,默默的抄起了自己的M1930——他知道下一轮鬼子的攻势必然比上一次更加凶猛,到时候凭借这剩下的人还能坚持多久就很难说了。不过他也知道,一旦放弃这处据点,撤往英多,他们将再无险可守,而且也很难逃掉,剩下这点残兵败将,没有了工事的掩护,鬼子一个小队就能把他们轻松解决掉。

只是萧天河并没有想到,日军的动作比他快的多,也低估了日本工兵的能力……

9连阵地到英多的路上。

那名来自9连的士兵一路小跑,向着英多方向跑去。此处距离英多公里,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在缅甸炎热的天气中,这个原本应该属于22师64团的士兵跑得大汗淋漓。

这是自己的大后方,唯一能够过来的公路已经被9连的人炸断并用山石堵塞,前面就是38师的阵地,有了这些先决条件,他的警惕性也降到了最低。

突然,一旁的草丛中,一个身穿伪装服的身影猛地窜了出来,将他一下子扑到,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一阵痛打之后下了他的枪,把他拽到了一旁的草丛中……

从3天前的进攻受挫开始,日军就利用当地向导,在周围拼命寻找可以抄到9连据点后的路线,还派出了不少擅长山地战的士兵去探路。在当地人的协助下,最终找到了一条勉强可以绕过去的“小路”。

只是这并不是路,难走程度让一般人根本无法行进,跟随的工兵正在这“路”上连夜赶工,铺设了一些栈道一样的设施。争取勉强让这里能够提供一人通过。

不过这种栈道别说车辆,重武器,就连重机枪都很难运过去,只能派遣轻装小队一个一个的前行。但是总算是有机会抄到9连的背后直接观察情况了。

为此,在他们对9连阵地全面进攻的同时,一只10人的侦察分队,从这条尚未完工的小路翻山越岭的过去侦查敌情。这只分队费劲了千辛万苦好容易跑到了9连后方,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看见一个愣头青顾前不顾后的一路小跑跑到了他们这里,于是就顺手牵羊了……

214联队联队部

佐间大佐现在非常想打人,一双愤怒的小眼睛看着手下每一个人,都有种要轮拳头上去揍一顿的冲动——从侦查分队审讯俘虏和缴获的信件得到的消息,他一个联队,在得到空中支援的情况下,竟然被中国军队一个加强连拖住了足足3天时间,付出了好几百人的伤亡代价还折损了自己的参谋长,竟然到现在还没有突破敌人的阵地。这要是传出去,他岂不是成了整个日军的笑话?

当然,在好容易翻译完了萧天河的信和审讯完俘虏后。更详细的报告也没有了,那个俘虏算是个新兵还是个文盲,只知道基本情况,要他画出阵地布防图或者最合适的进攻路线估计先得把他送去培训一段时间的基础军事素质。

所以在审讯完后,侦查小队毫不迟疑的解决了他,以免出现意外。

不过作为职业军人,佐间大佐还是了解了目前最要紧的问题——眼前的据点过于坚固,地形卡的位置太关键了,而且弹药充足。而英多还有中国军队起码三个连,如果让他们得到了增援,那么眼前的战斗将更为难打。

想到这里,他给那个侦察分队下达了一个命令——先对英多发起佯攻。

与此同时英多

“通知全连,准备战斗,派一个侦察班,去摸摸情况!”

新38师113团2营6连连长冯大勇上尉现在也是心急火燎,几小时前,日军不惜出动空军向9连的阵地发动大举进攻,炮火猛烈的连英多都能看得见。更为糟糕的是自那之后,9连的通讯中断了,他不知道那里发生了什么。

之后周向远的电台和他倒是联系上了,只是周向远的位置属于深入敌后的状态,视线被山体遮挡,也看不见自己的阵地上发生了什么。于是请他派人去查看的同时,自己也在向阵地前进,之后不知道是不是由于山地地形过于复杂,阻挡了无线电传播还是电台也出了问题,就再没有回复了。

现在英多的兵力早已经不止一个连,足足有3个连驻扎在这里。资历最老的冯大勇奉命结过了指挥权。

然而,没等他的侦察班出动,英多外围就响起了枪声和爆炸声。

“怎么回事儿?”

冯大勇急忙跑出自己的指挥部,只见几个士兵架着伤员跑了过来。

“鬼子向我们的巡逻队开火了,有掷弹筒,有歪把子,看火力应该是斥候部队。1排死伤了好几个人,但是把他们打回去了!”

一个士兵急忙报告。

“完了,22师那个连完了!侦察班别去给鬼子‘送菜’了。”

冯大勇心里一沉,已经默认了9连全军覆没的“现实”。随即安排手下的3个连备战,准备应对日军的进攻——趁着9连这几天抵挡日军的工夫,他们修建了不少防御工事,多少有了点底气。他对着部下大声命令道:

“英多是我们38师最后的退路,无论如何必须死守英多,坚持到师部主力抵达为止。”

“是!”

38师的官兵们立即严阵以待,等待着日军的进攻。

与此同时缅北曼西地区

中国远征军庞大的队伍在这里终于走到了道路的尽头,四周都是茫茫的山林,参天的树木一望无际,真正意义上的林海在山峦起伏的地形上错落有致。茂密的树叶遮挡住了阳光,让那片山林下的大地显得黑漆漆的,仿佛无底深渊一般。

在这里再也看不到任何人工修建的道路。

他们眼前的就是胡康河谷,包括野人山,高黎贡山等一系列广袤的原始丛林。胡康在缅甸语的意思中是魔鬼居住地的意思,就是说,这里是魔鬼的住处,不适合人类在这里生存。当然这句话也不完全正确。在这片原始丛林中,还有少量处在原始部落时期的野人,与世隔绝的生活在这里。

第五军经过数日的长途跋涉,终于抵达了这里,他们装备齐全,但是脸上却早已是一副颓败之相。

重装备已经在周围的开阔地摆开,俄国的坦克,意大利的装甲车,美国的卡车,吉普,德国的榴弹炮,高射炮,战防炮,重机枪,还有一箱一箱的弹药。这些横跨大洋,从不同国家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武器摆在一起时何其壮观。只看这些武器,仿佛这是一只即将踏上征程的雄壮之师。

不过当看到士兵们正在这些对于中国任何一只军队来说都及其宝贵的装备上面绑炸药和浇汽油,准备彻底炸毁这些耗费重金购买的武器装备时,也足以让任何一个军人痛心疾首。

武器是军人的第二生命,如果这些武器真的有生命的话,也会为自己的遭遇感到惋惜——它们中相当一部分甚至还没来得及向敌人开过火,就将在这里彻底终结。

眼前只剩下那些茂密的原始山林,早已经没有任何能够供这些装备行动的道路。为了避免资敌,毁掉这些武器也就成了唯一的办法。

但是对于这些败军之兵,他们也没有办法,在长官们的带领下一路的逃跑,他们早已经丢掉了军队中比武器更为重要的东西——军魂。

随着一片片巨大的弹药殉爆声的响起,这些本应弥补中国军队和日军装备差距的宝贵物资顷刻间化为一堆废铁,燃烧着,默默地看着这支军队接下来的命运。

实际上,当在拼死杀出一条血路和不顾一切的逃跑之间做出选择时,这只军队,这些武器的命运就已经被决定了。

远征军前敌司令,第五军军长,远征军的实际指挥者杜聿明惋惜的看着这些坦克大炮的覆灭,心如刀绞。他的手握住了自己上衣的口袋,握紧了里面那封来自蒋委员长的命令。

“军座!”

参谋长罗又伦上校走了过来,面色沉重似乎不愿意开口,他沉默了片刻,似乎才下定了决心:

“军座,关于那1500名无法行动的重伤员,我们……”

杜聿明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说下去了,自己也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等了一会儿,才叹了口气命令道:

“让他们自行处理吧!”

罗又伦无奈的点了点头,刚打算离开,又被杜聿明叫住了:

“通知93师和38师,让他们立即放弃阵地,向我们靠拢后,跟着我们进入胡康河谷,自行选择路线回国!”

“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