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军魂,最后的救赎> 第五十六章 最后的牺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六章 最后的牺牲(1 / 2)

只要能逃出去一个,也是逃出去了。

——莱恩上校《战俘列车》

1942年5月28日夜缅北地区乌有河一带

潺潺的流水声伴随着急促的行军脚步,一只日军正在从这里快速向缅北密支那方向前行,他们星夜兼程的赶路,为了能够早日抵达孟关一带与主力会师。

针对缅北地区的“中国军队主力团”,现在日军的指挥部也是一头雾水——萧天河部对孟关的袭击让他们出现了分歧,有人认为那是火力侦察,为下一步的强攻做准备的,也有人认为那是佯攻。总之,无论哪种假设都说明中国军队正在北上,因此为了避免意外,日军不得不调动更多的部队在那一带进行合围。

由于之前,200师趁日军兵力不足,只能控制主要城市之机,强行绕过关键城市,从城外山林中强行突围而去,这一次,日军不敢怠慢,调集足够的兵力,准备来一个“铁桶合围”。

疲惫不堪的日军还在赶路,不知道什么时候其,另一只庞大的部队已经在他们不远处行军了,只是方向相反。

虽然夜色让他们看不太清楚那只军队的真容,不过不少疲惫的日军军官还是在第一时间认为——他们可能是去追击中国军队新38师的日军!因为在他们腹地,没有敢这么明目张胆行军的中国军队。

两只部队似乎都在赶时间,连看一眼对方的时间都没有,他们继续加速前行,很快就都看不到对方了。

直到那只日军远去了,113团官兵们那颗提着的心才总算落了地——他们又一次和日军擦肩而过。

“全体休息5分钟!”

113团团长刘放吾长长的喘了口气,坐在地上休息。感觉再来几次,自己的心脏病都要吓出来了。萧云山则带着特务营,在队尾不断拉起掉队的士兵,鼓励他们继续前行,顺便侦查有没有尾随的日军。

这两天,他们昼伏夜出,疯狂行军了近100公里的山路,多次和日军擦肩而过,不过都有惊无险的过去了,可谓是幸运。

5分钟后,部队再次出发,一直跑到东方出现的鱼肚白才停下了脚步,隐藏在一片林子里,所有人都是一副大汗淋漓的样子,很多人倒头就睡。担任前锋的姜有亿上尉不顾辛劳,立即开始在四周部署警戒哨,而队尾的萧云山则派出人去搜索有无掉队官兵,顺便清扫部队行军的痕迹。

刘放吾拿出地图,和军官们一起盯住地图上的一个点——海宁与南先庆之间,清德温江的渡口。

这里也是他们脱离危险的最后一段路,从这里渡过清德温江,再穿过8公里的茅山死亡道,然后翻越海拔1200米的“西天界”,就可以看到印度英帕尔地区了。这一带根据推测,并无日军,所以这也是目前113团唯一能够避开日军通行到印度的道路(和孙立人师部的路线不同)。

只是这一路上,估计会碰上不少日军。不过刘放吾在此时明知道没有后路的情况下,反倒是坚定了起来,他接到孙立人已经抵达印度,并且获得补给的消息后立即用电台给孙立人发报表示:“成功成仁,在所不计。”

天色渐暗,113团再次启程,以姜有亿部为前锋,向清德温江的渡口方向前行。

然而姜有亿率领的先头部队刚走没多久,一个声音猛然从一旁的高处传来:

“达雷达!”

这是日语“谁”的意思,显然,他们遇到了一只日军伏击部队.。不过这难不倒姜有亿这个经验丰富的老侦察兵,他立即开口准备“回应”:

“瓦力瓦力挖……”

只是还没等他说完,让人吃惊的事情发生了——一个看起来有些楞的鬼子兵已经打着手电走了下来,嘴里在嘀咕什么,手电的光柱却已经扫过了姜有亿已经进入警戒状态的队伍。

看到中国军队后,这个日军明显愣住了,不知道是不是脑子还没反应过来这只军队和日军的差异。不过姜有亿已经反应过来了。

“完了!”

这是姜有亿的第一反应,他毫不犹豫的端起自己的步枪,朝着拿手电的鬼子开了枪。那名鬼子应声而倒。而几秒后,在他后面的高台上也立即有日军开始向他们射击,歪把子机枪立即扫过队伍,不过还好队伍里的官兵们已经散开躲在掩体后面,同时纷纷开火还击,飞行的子弹带着拽光在黑夜里碰在一起,格外闪亮。

双方立即开始交火在一起,不过日军的火力明显比较羸弱。通过火力判断,姜有亿这才发现敌人应该只有一个分队,不过十几号人,一挺歪把子而已,而日军开火后才发现这只中国军队过于庞大,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中。

只是这些日军固守一段险要而隐蔽的阵地,利用地形还是给中国军队造成了不小的麻烦。更为糟糕的是,这是一段窄路,日军固守的据点火力正好覆盖整条路。如果无视他们强行通过,只要一些手榴弹足以让行进中的113团官兵血流成河。

姜有亿率部连续进攻数次都未能拿下,直到萧云山率领后卫特务营的人悄悄绕道到日军后方突然发动进攻,才将这只15人的日军分队全歼。

不过当他们冲入日军阵地时,所有人顿时都倒吸一口凉气——除了横七竖八的日军尸体,一台刚被砸毁的电台还在呲呲的冒着烟。

如果他们已经通知了上级,那么周围的日军必然蜂拥而至。事已至此,也没别的办法了,萧云山匆匆搜刮了阵地上的补给,然后迅速向刘放吾报告。

得到报告的刘放吾也顿时呆若木鸡,不过几秒后也反应过来,意识到自己从一开始就没有任何退路了,于是此刻也是豁出去了。他立即命令部队也不用昼伏夜出了,直接日夜兼程的向目标强行军——早一天抵达目的地就早一天安全,不管自己是不是真的已经暴露了目标。

官兵们立即发疯一样的开始了急行军……

1942年5月31日

113团部队一阵疯狂的行军后终于抵达了南先庆一带地区,一路上又连续遭遇日军小股部队。不过这一次,他们都是虚晃一枪后立即脱离战场,并不恋战。而那些日军也是忌惮中国军队太多,不敢离开自己的防线。

然而抵达后才发现南先庆一带的渡口并不如旁滨一带,水流湍急的多,匆忙赶到的部队望着前面的清德温江都有些“望洋兴叹”。

不过还好,他们很快发现当地盛产竹子。于是不顾急行军的疲劳立即开始砍伐竹子,制作竹筏,让部队渡江。

不过看着湍急的江水,刘放吾等人还是有些担心。

第一批竹筏很快制作完成,113团二营官兵奉命搭上竹筏,先行过江。

二营官兵搭上竹筏,立即开始渡江。刘放吾率领军官们在岸边紧张的看着。

小小的竹筏像一片树叶一样被湍急的水流打得左右摇摆,让人看着揪心。不过好在二营第一批渡江的官兵中以南方人为主,水性很好,不少人也懂得怎么操纵竹筏。第一批竹筏有惊无险的度过了清德温江,对岸立即响起了一片欢呼声。

过江的官兵们每个人都被江水淋成了落汤鸡,他们顾不得换下湿衣服就立即开始拉起链接两岸的缆绳,让第二批官兵渡江,只可惜第二批官兵的竹筏还在江中心的时候就被江水打翻,十几名官兵被水流冲走,瞬间消失在滚滚江水中。

岸边的官兵们看的心惊胆寒,站在岸边不敢上竹筏。

刘放吾毅然走上了竹筏,看着岸边的士兵们严肃的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