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军魂,最后的救赎> 第十三章 防御的目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章 防御的目的(1 / 5)

一万年不变的小鬼子战术,就知道步兵冲,炮兵轰。步兵冲完炮兵轰,炮兵轰完步兵冲。我们窜上来打,步兵撤,炮兵轰。我们不理,炮兵轰完步兵冲。一辈子就这么个死板的战术也能把你中国吃去一大半,你说气人不气人?

——《我的团长我的团》

1942年4月1日缅甸斯瓦河北岸

日军凶猛的炮火再次在新22师66团3营九连的官兵头上肆虐。整片大地在颤抖着,空气接连不断的响起雷鸣般的响声,火药味和爆炸掀起的潮湿泥土让人感到窒息。呼啸而过的日本飞机从空中投下巨大的航弹,将这里变成一片爆炸的海洋。

第九连的官兵们此刻都躲在战壕内的防炮洞内,抱着自己的武器,心惊肉跳的等待着日军炮火的结束——那也意味着日军步兵进攻的开始。

22师的炮火已经彻底哑了,本来他们就不具备和日军炮兵空军正面对抗的实力。因此,除了在斯瓦河以南的防线,64团和日军激战时提供过少量火力支援后就被日军的火力彻底压了下去。

64团的防御阵地并没有北岸这么完善,也在进行了一天象征性的抵抗后宣告失守,64团用最快的速度渡过斯瓦河,向66团后方撤去,将抵抗的重任交给了66团。

炮声还在继续,震得每一个9连的士兵都十分难受。所谓的防炮洞,也不过就是战壕内再向两侧内部挖出一段空间,人躲在这里,避免遭到炮火的直接打击。但是并不能100%保证不被敌任炸死。光是听着那些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就足以让人崩溃。

杨成峰眼睁睁的看到一个刚补充进来的新兵,似乎是受到了惊吓,逃脱周围人的阻拦,跳出战壕企图向北方中国的方向逃去——随即就被凶猛的炮火直接炸回了零件状,尸骨无存,让所有人都为之胆寒。

不知过了多久,日军的炮火停了下来,开始延伸。取而代之的是步兵炮的爆炸和机枪打在壕堑正面土堆上的声音——日军的渡河部队已经近在咫尺了。

斯瓦河这一带流域的水流平缓,河面也不宽,几乎起不到迟滞敌人的效果,眼看着炮火硝烟过后,河面上到处都是日军的竹筏,无数的日军蹲在竹筏上向对岸倾泻着火力。

“进入阵地,快!快!”

萧天河的叫声立即回荡在整个战壕里,军官和老兵们拽起那些耳朵还嗡嗡作响,灰头土脸的士兵们,把他们一个个丢到射击位上。士兵们这才逐渐反应过来,纷纷架好自己的武器,胡乱瞄准着前方。

“谁都TM的都不许开火,等我的命令,都明白没有!”

萧天河带着一小队人迅速从狭窄的壕堑内走过,挥舞着自己的武装带,一边大吼,一边几乎给每一个士兵的屁股上都抽了一下提醒他们执行命令。

两翼的枪声响了起来,那是部署在两翼的7连和8连阵地的攻击。迫击炮,和轻重机枪迅速向着日军快要靠岸的竹筏招呼过去。

不少竹筏上的日军纷纷中弹落水,很多日军为了避免被射中,纷纷跳下水去,扶着竹筏,一边开火一边继续前行,一小部分上岸的日军也迅速使用烟雾弹掩护,并且使用掷弹筒开始对射。很快,南岸的92式步兵炮开始精准的向7连和8连阵地开火,压制住其火力。

不过那两个连打得热火朝天,9连阵地上却显得十分“冷清”,只有几只步枪的声音传来——尽管这些由萧天河率领的老兵油子队伍的步枪打得十分精准,而且不断变换位置,但是明显不如两翼的火力凶猛,在日军的反击下,也在不断刻意削弱。

很快,日军的攻击部队就全部开始向中间9连阵地前集结进攻,并且开始进行一些试探性进攻——他们似乎已经察觉到了中国军队阵地的“薄弱点”。

这在中国战场上也是个“常识”——一旦突破中国军队防线中的薄弱点,那么不管这些中国军队有多顽强,也会在瞬间让整条防线崩塌。

而此刻,萧天河很已经顾不上自己开枪,而是不断在战壕内游走,再次用脚狠踢那些听到枪声就胡乱开枪的士兵的屁股,避免他们过早的暴露火力。

不过看着聚集在自己阵地前的日军,萧天河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喜悦的神情。

这些来不及喘口气就向上冲的日军并不知道,9连的阵地上大量伪装物的后面,营部专门给他们配属了2挺在南阳车站外围缴获的92式重机枪以及2挺仿“马克沁”的24式重机枪,还有大量轻机枪,以及掷弹筒和迫击炮,火力可谓是相当的凶悍。更重要的是,这些直射火力点都铺上了厚厚的伪装,别说空中侦察,就算是开了火,对面一时半会儿也不知道这些火力点在哪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