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5章 死胡同(1 / 4)

一天后,庐州中科院等离子研究所。

钟维坚院士正主持着一项关于东方超环设备改良的技术研讨会。

会议研讨的,主要就是第一壁的结构优化,以及超强钕磁铁的材料更换。

钟维坚首先分析了在上次点火实验中,第一壁的损伤情况分析,认为通过轻微改良结构的反射角度,可以有效利用磁场,减缓逃逸离子对第一壁的冲击力。

不过在超强磁铁的材料更换方面,他却显得有些遮遮掩掩,

主要原因,就是东方超环其实只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的华国分会场,属于国际热核聚变装置的开放平台之一。

这里有来自全球三十多个国家,一百多个单位的科学家,占比高达40%。

这种国际合作项目,其实就是大家一起来造实验装置,然后利用装置一起进行实验,共享实验成果。

至于造这些装置的零件和材料,到底是谁造的并不重要,反正谁拿出了更好的东西,就用谁的,谁也没权要求人家把这些技术也共享出来。

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种重量级的国际合作项目就更别说了。

基本上每个参与方,多多少少都会留那么一手,

没人会把自己的看家本领,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

虽然每个人都只出60-80%的力,但毕竟人多力量大,

大家集思广益,互相借鉴,共同进步,通常比個人使出100%的力效果还更好。

这也是国际合作项目虽然大家都各怀鬼胎,经常扯皮,但依然存在的原因。

因此钟维坚只是简单地公布了这种新材料的性能,是90ge,并未提这个材料的任何技术细节。

听到钟维坚的分析后,会场顿时呈现了两种完全不一样的反应人群。

华国的学者,虽然表现出了诧异和和好奇,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淡定的,

他们对这种90ge的超强钕磁铁,多少都有些耳闻。

其实这玩意在华国已经不是秘密了,很多重卡的电机上,都已经用上了这种磁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