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大唐:藏私房钱,被小兕子曝光> 第65章:殿下,长安城那边来信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5章:殿下,长安城那边来信了!(2 / 5)

“哈哈哈,对,我也想加入楚王殿下阵营!

楚王于今夜的声望,攀升至顶点。

到处都是讨论他的话题。

虽然诗会上讨论一个人,不讨论诗词很奇怪,他们知道这次的诗会,但是他们的内心不仅没有一丁点的诡异或者不满。

反而充满了无与伦比的兴奋,激动和庆幸。

毕竟今天夜里,就在刚刚的时候,他们亲眼见证了一位诗中仙的身份曝光!

见证了……足以载入史册的历史性一刻!

天呐,一人倒酒吟诗三十篇,篇篇佳作盖长安。

自长乐公主帮楚王出口念诗的那一刻起,所作每一首诗,无不是足以流传千古的史诗!

就算是盛世繁华,汇聚天下英才的京师长安城,也无人能出其右!

长乐公主拉着小兕子的背影,已经从众人的视线消失,但她那温柔的身影,澹然的笑声,念出的尘世绝句,依旧不停地在众人的脑海浮现。

良久良久,孔颖达,虞世南,魏征,杜如晦等人才堪堪从那波澜壮阔,震撼人心的画面之中回过神来。

孔颖达,虞世南,欧阳询三位大儒望长乐公主消失的方向,只叹息今晚出现的不是楚王殿下。

对于他们这些做学问的人来说,楚王殿下带给他们的震撼,往往要比其他人多的多的多。

正是因为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文学素养,才能够真正的体会出,楚王殿下所作之诗所蕴含的意义和哲理!

寻常之人,能够得一首如此之诗就足以慰藉生平了。

但是楚王殿下,却是作出三十篇,并且看那书籍厚度恐怕不止于此。

这!才是最让他们这些大儒最为钦佩的地方!

孔颖达望着长乐公主早已经消失不见的背影,顿时深深呼了一口气。

拍拍身上的灰尘,整理自己的衣衫,神色肃穆,双手作揖,对着长乐公主消失的方向弯腰躬身九十度,行了一个他们儒家传下来的最高礼仪。

“学生孔颖达,在此恭送诗中仙!”

此刻孔颖达的言语、行动、态度,无一不是恭敬到了极点,直接以学生之礼相待。

学无先后,达者为先。

孔颖达此时此刻,拜的不是长乐公主,是楚王殿下,更具体而言,是长乐公主手上那本书,那本……寄托楚王之才的那本书!

他是发自内心的对楚王殿下拜服,宁愿为其弟子以老师之礼相待!

虞世南,欧阳询望着这位德高望重,名满天下的大儒对楚王行此大礼,表情虽然稍稍有些意外,但并不太过惊讶。

虽然在年龄之上,孔颖达已经足以做楚王李宽的爷爷辈。

但是在诗才之上,孔颖达以及自己等人拍马也难及啊。

这一礼,在他们看来,哪怕是未见其人,楚王他也完全受得起。

连孔颖达这位孔子孔圣人的后代传人,尚且如此,其余的人那就更加不用多说了。

一个个学者,有模有样学着孔颖达的模样,对长乐公主消失的方向作揖参拜行礼。

与孔颖达一样。

他们拜的不是长乐公主,而是……传闻中的晋阳居士,楚王殿下!

“恭送诗仙!

“恭送诗仙!

“恭送诗仙!

声音响彻天地,如同大海的波涛一样向四面八方扩散而去,望江楼所在的整个曲江风景区,两坊之地,几乎都听得一清二楚。

许多游客,商人,贩夫,走卒等等这一瞬间,几乎是同时转向矗立在湖面之上的望江楼方向!

他们当中,有人震惊不已,有人目光神色充满诧异,也有人一脸茫然。

诗仙?!

这是何许人也!?

我大唐何时出了一位诗仙?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是听错了吗?!

众人抓耳挠腮,充满了巨大的好奇。想要进入望江楼一探究竟,只是他们身份低微,还不足以进入,只能任由好奇蔓延心间。

与此同时,望江楼内。

房玄龄望着所有人对楚王殿下崇拜至极,钦佩至极,敬仰至极的众人,内心充满了复杂。

自己……似乎……做错了?!

他不太清楚。

只感觉此时内心空荡荡的,仿佛丢了什么东西,失落,彷徨。

侧目而望。

房玄龄看向旁边的太子李承乾。

他想知道。

在得知自己二弟是晋阳居士,坐拥天下寒门学子拥戴后,这位大唐的太子,会是什么态度。

只见此时的李承乾,和众多学子一样,目光看向那远方早已消失不见的长乐公主身影,就那么平静的看着,没有任何表情。

不过。

身为人精的房玄龄,还是从其眼中,看到了和他一样的眼神。

那是,极度的复杂!

……………………

这场历年来的盛会,还未怎么开始,就已经是这般草草结束。

但是尽管如此,也并没有一位学子伤心,难过亦或是失望,他们一个个的,反而是兴高采烈,眉色飞舞地结伴离开。

口中吟唱着楚王殿下所作的诗篇,伴随着这些学子们的传播,可以预想得到,楚王殿下的诗仙之名,将会以一种极其恐怖的速度在长安,甚至是整个大唐开始传递起来。

东宫。

太子府。

当李承乾回来的时候,已是将近深夜子时。

他一回来就将自己关在书房里,不说原因,不睡觉,也不发出任何声响。

这样的情况,负责服侍李承乾的下人们从未见过,心生害怕,连忙是派人去请陈叔达和王珪两位先生。

“怪了,太子殿下自去了诗会回来后,就一直闭门不出!?”

陈叔达有些不能理解。

今夜诗会,送往太子府的请柬只有一张,他和王珪都没参加,所以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没错,陈先生,所以小奴有些害怕太子殿下出了问题,便连忙前来找您,把您从睡梦中叫起,小奴实在抱歉。”

这名下人低头开口,语气谦卑。

陈叔达不在意摆摆手:“无妨,太子殿下之事,我等放在第一位是应该的,你做的没错。”

“如此,小奴就放心了。”

下人松了口气,带领陈叔达前往书房。

路上。

陈叔达仔细想了想,认为这应该和晋阳居士有关。

太子殿下之想法,普天之下,除了他父皇母后,也就晋阳居士能够有所影响了。

这是因为。

半年之前,太子殿下还处于恐慌中,所做所行,都生怕自己父皇和母后不喜欢,整天生活于惶恐之中,精神极度紧绷。

陈叔达看在眼里,便带宫里最好的太医前来看病,可是太医没有任何办法,说这是太子殿下心病。

心病,只能靠自己。

如此诊断结果,这让陈叔达当时极为绝望。

因为以太子殿下当时的精神状态,别说是当未来储君,那病继续发展下去,恐怕连自己生活都很难自理。

绝望!

一度绝望!

为自己前途渺茫,绝望至极!

直到那一天……

偶然带太子出宫去游玩,换换心情,从某个小贩手里买来晋阳居士真迹。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便是这句话,改变了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看完之后,整个人都变了,变得勤学、博识、狠辣、果敢……

变得……不断具备未来储君之能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