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 / 5)

事实上将塞尔维亚人迁往伏伊伏丁那是一个无奈之举,弗兰茨为了贝尔格莱德的长期稳定就不可能任由大量的塞尔维亚人继续留在当地。

为了尽量减少迁移阻力,甚至让当地的塞尔维亚人自愿迁移,弗兰茨只能将土地肥美的伏伊伏丁那设为靶地。

这是当时国力不足的奥地利能拿出的最有效的方案,迁移距离虽然不到一百公里,但毕竟有十几万人,一旦出了什么乱子那就很容易乐极生悲。

毕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真心想让奥地利拿到巴尔干之钥,一点小火星都可能引起一场大骚乱。

此时的情况也差不多塞尔维亚人在奥地利帝国的存在感稀薄,并不是他们像斯洛文尼亚人一样压根就没有民族概念,而是力量过于分散。

塞尔维亚人已经有了自己的国家,所以让塞尔维亚人将力量集中在一起不断发展壮大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塞尔维亚人的诉求弗兰茨也不可能满足,他不会允许伏伊伏丁那自治,更不可能将奥地利帝国的南大门拱手相让给一个随时可能叛变的民族。

不得不说匈牙利人在给奥地利找麻烦这件事上很有天赋,前者捅出的篓子总是需要后者担责。

从四面八方逃往伏伊伏丁那的难民皇室领地政府只能选择接收,否则就是把那些人推向匈牙利一方。

比起多个敌人,还是多个需要援助的难民更符合奥地利帝国当前的利益。

不过在收与不收之间,弗兰茨觉得还应该有第三条路。那就是将难民礼送出国,让他们荣归故里。

没错,弗兰茨准备专门为这些塞尔维亚人开辟一条绿色通道送他们回到他们祖先生活的地方。

伏伊伏丁那和贝尔格莱德两个地区的长官虽然有些不解,毕竟在他们眼中人口和土地一样重要都是对帝国来说十分重要的资源,但他们还是忠实地执行了弗兰茨的命令。

这样一来懵逼的就是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了,这位巴尔干的枭雄打破头也想不出奥地利人为什么会这么做。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